欢迎来到长沙万融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官网!
栏目分类
公司资讯
13739051833
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发改委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正在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今年还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推出总投资规模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贯穿了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不仅在总则,而且在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法律责任等章节中,都予以了充分体现。落实法律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从破壁垒、拓空间、优服务三个方面强化举措。
破除准入壁垒方面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了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进一步缩短;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集中整治半年后转为常态化推进;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招标投标,今年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一亿元以下的项目,民营企业中标项目数量占比超过80%。下一步,民营企业如果遇到准入壁垒问题,可以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专栏反映,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认真及时核实处理。
拓展发展空间方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正在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已经在核电、铁路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目前有的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已经达到20%,工业设备更新、回收循环利用领域支持民营企业的资金占比超过80%,今年还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推出总投资规模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布局,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平等使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积极参与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的创新与建设。
优化服务保障方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项目服务,发布鼓励民营经济投资的重大项目信息,在项目推介对接、前期工作和报建审批等方面提供规范、高效、便利的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更好了解“往哪投、怎么投”。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要素保障,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用地、环评等要素和资金保障机制,优化民营企业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和服务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参与标准制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信用修复制度,助力民营企业迸发更多创新活力。
3 万亿优质项目来了 !工程建设企业的新机遇
一、政策环境利好
1.准入门槛降低:《民营经济促进法》强调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发改委联合有关部门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壁垒清理整治行动。2025 年 1 - 4 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 5 个百分点,1 亿元以下项目中,民营企业中标项目数量占比超 80%。这为工程建设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项目提供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打破了以往的诸多限制,使其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大型优质项目中。
2.服务保障优化:发改委加强项目服务,发布重大项目信息指南,在项目推介对接、前期工作和报建审批等方面提供高效服务。同时完善要素保障机制,优化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措施,支持企业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等,助力企业迸发创新活力,为工程建设企业顺利开展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二、各领域市场机遇
3.交通运输领域
1) 项目类型丰富:包含川藏铁路配套沿江高铁、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港口改造、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建设以及京沪磁悬浮试验段等项目。
2) 市场空间广阔:工程建设企业可参与铁路、港口、磁悬浮等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从线路铺设、站点建设到港口设施升级等,都有大量的工程建设需求,无论是大型国企还是中小民营企业,都能根据自身实力和专长找到相应的业务切入点。
4.能源领域
1) 传统与新能源协同:既有核电项目建设,又有西北风光大基地第四期等新能源项目,以及配套的氢能储能示范园区建设。
2) 参与方式多元:工程建设企业在核电领域可参与设备采购、厂房建设等环节;在新能源领域,可参与风电场、光伏电站的建设以及氢能相关设施的建造。而且,部分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 20%,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参与投资和建设的机会。
5.水利领域
1) 重大工程与改造并举: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老旧水库改造等项目不断推进。
2) 市场需求稳定:水利工程建设关乎国计民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工程建设企业可参与水库大坝加固、渠道建设、调水工程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且项目周期较长,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6.新型基础设施领域
1) 科技含量高:涵盖东数西算、数据中心、智能工厂改造、5G 基站建设、卫星互联网组网等项目。
2) 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数字化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工程建设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可参与数据中心的机房建设、智能工厂的基础设施改造、5G 基站的选址与建设等,在推动企业自身技术升级的同时,也能分享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7.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1) 贴近民生:包括地下城建设、老旧小区家装电梯、绿色建筑等项目'。
2) 市场潜力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市场需求持续存在。工程建设企业可充分发挥自身在建筑施工、安装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到各类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还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三、资金支持与融资环境改善
8.财政资金引导:3 万亿优质项目计划中,部分资金来源于财政投入,通过PPP、REITs 等市场化工具,可撬动社会资本超 10 万亿元,为工程建设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使企业能够更积极地参与项目投标和建设。
9.融资成本降低:央行降息以及提供再贷款等政策,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如设备更新补贴最高可达 60%,融资成本压到 3% 以下,这对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工程建设企业来说,能够有效降低财务费用,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行性。
四、企业发展与合作机遇
10.提升企业实力: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工程建设企业能够积累丰富的经验,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未来拓展市场、承接更多大型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11.拓展合作空间:大型项目往往需要多方合作完成,工程建设企业有机会与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展合作,包括与国企、央企的合作,以及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协同。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提高项目的整体实施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发改委推出的 3 万亿优质项目为工程建设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企业应充分把握政策利好,积极提升自身实力,加强合作与创新,以更好地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